廖沫沙《闲情救国》原文 注释 赏析 国难期间,从报上也可以看出要人们的忙碌情形的

诗句网 199 0

廖沫沙《闲情救国》原文|注释|赏析

  国难期间,从报上也可以看出要人们的忙碌情形的。所以虽不必凡要人都有自备飞机,但凡自备飞机的必都是要人,可无疑义。腾云驾雾,高来高往,今天到×处“视察”,明天到×处“坐镇”,上午在北平,下午却到了上海,何等迅速、轻便?所谓“整个计划”、“抗日决心”,都是在这飞机上想定的。而一旦知难而退,便又把它转送另外的要人,也可以作为临别纪念,“另有借重”,以志不忘。飞机之为用,大矣哉。

  然而从报上,又可以看出要人们的悠闲自得,好整以暇。譬如前几天的报上,就发现“×主席之闲情逸致”,外加花边的消息。外加花边,根据我的读报经验,这都是极可珍贵的新闻。这标题就无异乎表示:连主席也这么闲暇起来,自然是天下太平,国难已过,国民们颇可以“打打麻将”了。那新闻的大意是说: “×主席今日微服到旧书店购古籍数本,骨董数件”,步行回衙。(按:因为是专电,电内并无此句,大抵是节省电费,故不详载。)身为主席,要买几本古籍,几件骨董,自然是小而又小的事,国体既不禁止打高尔夫,跳查尔斯登,当然也不禁止买旧书、骨董。而且,脱下朝衣朝帽,微服而出,也就比高车驷马,前呼后拥的可敬可爱得多。

  然而这“微服”两字,不知怎的,却使我联想到旧小说上所谓清正廉明,“微服私访” 的官吏,和撞下大祸,“微服而逃” 的公子少爷。幸亏×主席的 “微服” 是到旧书摊去买书,并无危险。早年的私访和逃走都要使人担心的。然而,这也正可见要人们的雍容镇静,好整以暇了。同日的报上,还有一条坐镇北平,指挥抗日军事的×××将军,答应英使兰博森十二日同赴郊外打猎。

  这国难临头,要人们却有闲情逸致的事,历考史传,是“古已有之” 的。最有名的淮水之役,不但远在长城之外,而且越过黄河,直迫淮水的秦兵来了,宰相谢安还在面不改色地下着棋;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弹琴退司马,都是传诵至今的 “闲情逸致” 。迄至现代,沈阳事发,少帅正在歌舞方酣; 上海之役,忽要开发西北; 热河失守,坐镇却从北方忽然移到南方。这都是要人们的 “闲情逸致”。而东北三省、锦州、榆关、承德就都在要人们的 “闲情逸致”中,改了颜色; 买几本古书、几件骨董的 “闲情逸致” ,算得了什么? 安知买几本古书,几件骨董,或围场打猎,不能象谢安的棋,诸葛的琴一样,是在退却敌兵呢!

  (1933年4月13日《申报·自由谈》)

  赏析 本文发表于1933年4月13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了山海关,正向华北、北平步步进逼,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国民党政府一方面推行不抵抗政策,使大片国土沦于敌手; 另一方面又打出各种救国的旗号,为其消极抗战政策装潢门面。本文以“闲情救国” 命题,既是对当时五花八门“救国”论的讽刺,又是对国民党要人丧权辱国罪行的揭露。

  这篇杂文短小精悍,尖锐泼辣,表现主题选择的角度新颖而不落俗套。文章立意揭露当局者丧权辱国的罪行,却不从列举罪状落笔,而是信手从报章上征引几则新闻,把党国要人在国难声中竟有闲情逸致去玩古董和打猎的消息与祖国大好山河沦落敌手的事实联系起来,“锻炼出极精锐的一击”,把国民党要人的真面目揭露出来。接着作者又从要人“微服而出”的新闻,联想到旧小说中官吏“微服私访”和公子少爷闯祸“微服而逃”的故事,说明改换便衣常服是防止被别人认出以保安全。然而“到旧书摊去买书,并无危险”,也要“微服而出”,可见要人对自己的安全是何等重视。作者这样写,实际上是把要人对待国家与对待自己安全的两种截然不同态度做了巧妙对比。用事实揭示了要人只顾自己安逸、不管民族存亡的丑恶灵魂。文章最后“历考史传”,引出宰相谢安在淮水之战中临强敌从容下棋面不改色,诸葛孔明弹琴以退司马强兵的故事。这虽然也是“国难临头,要人们却有闲情逸致的事”。然而读者都熟悉,这“闲情”中却蕴含了两位古代军事家的非凡胆识和智慧。正是因为他们在强敌压境的危难关头,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或巧用计谋,制服敌人,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安全。而国民党要人却在国难当头的“闲情逸致”中,断送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把人民置于敌人的铁蹄之下。作者巧用历史故事,通过两种“闲情逸致”的对比,把国民党要人置民族存亡于不顾,只追求自身安逸而不惜丧权辱国的罪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比较是辨明是非、揭示事物本质的有效方法。它好象放大镜,能显示出隐而未显的客观事物的真实面目。本文巧用一系列比较,特别是运用历史故事与现实的比较,使文章的内容表现得异常鲜明、尖锐,并赋予作品以浓郁的讽刺意味。

  免费下载廖沫沙《闲情救国》原文 注释 赏析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救国:救国,拼音:jiùguó,汉语词语,释义:挽救国家,使免于危亡。挽救国家,使免于危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腾拂袖便起,嗟叹下阶曰:“皆非救国之人也。”承感其言,挽留之,问曰:“公谓何人非救国之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了。”茅盾《少年印刷工》十七:“东北义勇军原来仍旧在活动,而且全中国各处有民众的救国运动。”...

  2、注释: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称脚注,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全书注文的编排一般要求统一,以便于读者查考。注释在教科书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现代学术作品中的注释一般分内容解释...

  3、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4、闲情:闲散的心情。唐皎然《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诗:"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宋梅尧臣《和公仪龙图忆小鹤》:"闲情且与稻粱饱,寄语休将鸡鹜驱。"清侯方域《管夫人画竹记》:"抑文敏夫妇借以写其'彼黍离离'之感耶?何其有闲情而为此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除了几个老光棍,差不多都没有那些闲情到三仙姑那里去了。"指男女之情。唐昭宗《巫山一段云》词之二:"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元仇远《闲居十咏》之四:"莺花韦曲旧时游,老去闲情已五休。"朱祖谋《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词:"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从晋江闲情出走,后来居上的另一个同人女社区,...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