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醴酒忘设》什么意思 出处 释义 例句 用典 瓢饮不甘颜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诗句网 139 0

诗词典故·醴酒忘设

  典源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 (li)。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 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张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 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 易称“知几其神乎! 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 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王戊稍淫暴,二十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

  释义用法汉高祖刘邦分封其弟刘交为楚元王,刘交少时与鲁地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学诗,刘交封楚王后,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很尊重他们,因为穆生不饮酒,每次宴会,都特地为穆生准备甜酒。及到其子刘戊继位,渐渐忘了为穆生备甜酒。穆生说,可以离开了,不备醴酒,王已无尊敬之意,不去,会把我钳在市上。申公、白生不愿走,穆生自己称病离去。后来申公、白生谏阻刘戊谋反,刘戊不听,将两人锁在一起,罚他们在市上舂米。后以此典指人明事见机,全身远祸; 也以“置醴”等指受到礼遇。

  用典形式

  【市钳】 金·元好问:“瓢饮不甘颜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置醴】 宋·刘筠:“食鱼齐上客,置醴汉元王。”宋·陈师道:“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

  【申公钳】 宋·陆游:“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

  【忘设醴】 宋·辛弃疾:“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清·严启煜:“岂类穆生忘设醴,自伤伍员久吹箫。”

  【畏楚钳】 宋·陆游:“老人本是山中客,扫迹无非畏楚钳。”

  【楚人钳】 宋·陆游:“拙宦虽无齐虏舌,早归亦免楚人钳。”

  【穆生机】 宋·苏轼:“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

  【穆生醴】 宋·苏轼:“哀哉若鱼竟坐口,远愧知几穆生醴。”

  【楚筵辞醴】 唐·杜甫:“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穆逃楚难】 唐·李白:“穆逃楚难,邹脱吴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古人称逝矣】 唐·杜甫:“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

  免费下载诗词典故《醴酒忘设》什么意思 出处 释义 例句 用典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典故: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典故示例:引用典故。典制和掌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

  2、出处:出处,古指出仕及退隐,现指出自某处。这时“出处”读chūchǔ。出仕及退隐◎出处chūchù(1)∶典故、成语、资料、引语或说法的原始作品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陆游《老学庵笔记》画卷的年代和出处(2)∶指文学作品素材的来源谓出仕和隐退。汉蔡邕《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唐韩愈《与崔群书》:“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邪!”明·宋濂《看松庵记》:“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明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此其(袁可立)於出处间,眞不愧古人矣。”明董其昌《节寰...

  3、释义:释义是心理咨询中重要的参与性技术,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和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释义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的参与性技术,也称为“内容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师把来访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和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咨询师选择来访者陈述的实质性内容,经过概括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最好是引用来访者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释义技术的目的加强理解、促进沟通,在收集资料时咨询师常常使用开放式提问,就其中的问题,通过求助者的修正,可使咨询师达到深入、准确理解求助者的目的。释义技术...

  4、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