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 何亚兰诗歌《生命之舟》点评 陈虚炎

诗句网 206 0

  何亚兰诗歌《生命之舟》点评

  8 生命之舟

  生命——

  在大自然的掌心

  像盘游丝在摆动

  太阳——

  眼眶弹出的万道霞光

  哺育着世间万物

  陈虚炎浅评:我一直在想,成为优秀诗人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换句话说,怎样的人才能成为优秀诗人?从何亚兰的诗中我找到了答案。最先是从她最常见的修饰手法发现的。读了那么多诗人的诗歌,我惊诧于她强大的感受力,她似乎能与自然,天地融于一体,感受一片叶片的温暖或体察季节那潮湿的心情。事实上在她的诗中,最为特色,也是最频繁运用的修饰手法就是通感(包括移就)。譬如该诗第二小节,太阳眼眶弹出霞光,哺育万物。事实上,这只是众多何诗中通感运用的最普通的一个例子(类似的诗歌或诗句太多太多),我们就仅以此一斑而窥全豹吧。而通感(移觉)又是什么,即是把人体感官相互连通,彼此共感,你可以听出味道,看到声音,嗅尝清风,触碰光明……再者,移就呢?即是将不同事物的属性相互连通而共感,比如苍白的日子,皱纹累累的岩石等。严格意义上说,该诗第二节是移就而非通感。我之所以称其通感是因为,无论拟人,比喻,通感,还是移就,其实都是将事物或情感相关联,类比而达“互比”或“互用”的一类修饰,本质是一样,皆是借用事物间的逻辑关联性。或许真是我太懒,对于这类修饰是懒得区分的,皆以“通感”一词概纳。然而,诗歌创作就是要求诗人能将非生命之物拟人化,将相近之物譬喻化,不断去发挥“通感”他之所见,所闻,所嗅,所触,所感之物,从而将事物与感情勾连起来,形成有情感和生命的画面。而要真正做到通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诗人具有一颗博爱之心,能将万物一体化。自然,也只有充分觉醒和有爱心之人,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同一性,才能明白爱是万物创生之源泉。我相信,何亚兰诗人的“通感”体质是天生的,而非刻意为了修饰,所以,这也是我说她是天生诗人的原因。我相信,成为优秀诗人并不因借助技巧或某些外在之物,而仅凭一颗内心——一颗充满对世界的关照与爱悯,并将自身与万物融为一体,融于爱中,足矣。

  2020.9.4

标签: 诗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