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送别诗

诗句网 208 0

王昌龄的送别诗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的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王昌龄的送别诗,欢迎阅读。

  1、《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8、《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新唐书》王昌龄本传称”其诗绪密而思清”。他的绝句大都有这一特点,此首也不例外,特别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细致精密,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其中”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示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此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姚崇《冰壶诫序》的”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牵于宦情”之意。王昌龄的这一名句不仅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诗人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