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句古诗名言关于爱国的经典诗句摘抄

诗句网 436 0

爱国诗句古诗名言

  1、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烈士诗抄·陈辉诗》

  2、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5、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

  7、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9、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0、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11、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1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14、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15、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16、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8、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19、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20、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

  21、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22、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2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4、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25、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26、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27、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28、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29、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0、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31、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3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3、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岳飞

  3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35、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

  36、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关于爱国的经典诗句摘抄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5、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

  9、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0、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11、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3、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4、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1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7、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柳宗元《咏三良》

  18、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9、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20、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21、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2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24、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25、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6、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7、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8、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9、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31、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32、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33、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34、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35、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36、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37、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

  2、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

  3、从军行:《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从军行七首⑴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黄沙百战穿金...

  4、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等。“水调歌头”词调来来源于《水调》曲。《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唐刘餗《隋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脞说》也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帝喜之。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调》《河传》但有去声。’”(《碧鸡漫志》卷四引)杜牧《扬州》诗“谁家唱水调”句自注亦说:“炀帝凿汴河成,自造《水调》。”(《樊川诗集注》卷三)虽然《水调》究竟是开汴河前还是汴河开成后所制,三家说法不一,但为炀帝自制,则...

  5、名言: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欧阳修《归田录》等。称说;描述。《书·大禹谟》:“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孔传:“名言此事,必在此义。”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宋苏轼《贺提刑马宣德启》:“其为喜幸,岂易名言。”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中·寄张十二山人彪》:“此数句隐显映带,其妙处未易名言。”著名的言论或话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於津梁。’于时以为名言。”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公尝语尹师鲁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也罢,名言也罢,作用其实都在指示人们行动,向着某一些目的。”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

  6、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