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美的诗句解读《道德经》

诗句网 426 0

  用优美的诗句解读《道德经》

  人们称《道德经》是哲理诗,它是用优美的诗句来阐述哲学的道理,诗句整饰,音韵和谐,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可以说是精湛的哲学内容和精彩的文字形式结合的典型杰作。《道德经》的哲理是什么呢?用老子第48章四言诗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无为”,这是全书的中心句,它在这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和“为道”就是上篇和下篇的中心内容,“日益”、“日损”就是哲理中心思想了。

  为学日益(求取学问知识就是日日有所增益,永无止境的……)

  为道日损(实践道德行为,就要天天减损有自己私心的行为,永无止境的)

  损之又损(时时事事都要减损有为着自己私心的行为)

  乃至无为(直至达到没有表现自己私心的行为准则)

  合着诗意说,就是求知与用知的问题(即知与行的辨证统一问题)而不是“知行合一论”,也不是“知之非艰,行之为艰”或者是“行之非艰,知之为艰”的单一论。老子回答这些问题,是属于世界观的学问,老子是用诗句讲道理摆事实来说明的,所以称之为“哲理诗”是也。(可惜这么浅明整饰的四言诗句在汉墓出土的帛书里就错误抄写是:“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今人又错误地注译为“求学问的,天天都有长进,听说道的天天都有损失,减损又减损,以至于没有什么可减损。无所减损就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摘自三秦出版社《白话老子》第75页)这里就把《老子》歪说了。你再看老子书最末尾第八十一章就是全书高度概括其内容思想哲学观点的诗句,心境就自然明朗了。

  信者不美,美者不信(可信的知识不讲究外表美,只讲外表美的就不值得相信)感性知识。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做得好的事情不用争辩,争辩的行为就是做得不好)理性知识。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识不是博取宠爱的,博得宠爱积藏起来是无用的知识(实践准则)

  上面这三句是自韵排比四言诗“信、信,善、善,知、知。”琅琅上口,是实践和认识辩证统一的法则。说明知识来源于实践,也用之于实践。即今人所说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每个人求取学问知识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故接着老子就用对偶诗来说明知识不能宠爱和积藏的事实是“圣人不积”(承上启下句)。

  “全以为人已愈有”(知识全都用于为人民服务的,自己的知识能力就愈有);

  “全以与人已愈多”(知识能力全都献给与人类事业,自己的贡献就更多了)。这是老子言道德之意豪言壮语的对句。

  “天地之道,利而这害”(天地做事的法则,是有利于万物不会有意来伤害别人的);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做事的法则,是做了什么好事也不会争功争德的)。这是天道和人道辩证统一的法则。

  两联对句就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要点是“为人”和“与人”,“不害和不争”作为五千言的结语。真可谓天下之贵言耶!(可惜汉墓出土的帛书就把章序错为第六十八章,抄错的经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俞有,既已予人矣,已俞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今人的错误译文:“……聪明的人知识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聪明。全当作别人的东西自己反而更富有,全送给别人,自己反而更多……”如此这般的经文和译文,显明地是对《老子》的歪曲或污辱,我们怎么能信奉它呢?)但在这章书里说“信者不美,美者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我们还得回头看过明白的,老子第二章是怎么说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丑恶已,(人人都知道美又去做这样的美,这是为丑恶停止出现的)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人人都知道这是做得好又去做好的事,这是为着不好的停止产生的)这里就说明“美和丑恶”,“善和不善”是为无而为,是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承文于后还列举四言押韵六个排比诗句作为道理论证。“故”是承上启下之词语:

  有无相生(有是为无相互对立而产生的)

  难易相成(难是贪图容易相互堆积而形成的)

  长短相形(长是认识了短的相辅而成的)

  高下相倾(高是从下层层倾叠起来才显现的)

  音声相和(你说的音是有人听着才能应声和合)

  前后相随(你认识站在前,是有人跟随在后边才成为前的)

  从上面的诗句就说明“有”是为“无”相互产生的辩证关系,老子在第七章说: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和第66章说“欲上民,必以身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故有无相生,前后相随”之理便浅明可见了。孔子说的“吾今见《老子》犹龙耶,其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此话岂虚言哉……,可惜汉墓出土的帛书误抄写的经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此处经文把“已”误音“矣”字,是最大的一病,“有无之相生也……”的六个道理论据都误添加“之”、“也”的虚词,成为文人雅士吟颂之乐,不为践行之用。撮入“恒也”更不符合老子说的“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万物相互玄化之理的。今人又错误地把前两句译为:“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这就丑了;都知善,这就是不善了……”知美就丑了,知善就不善了,天下会有此理吗?

  老子的哲理诗最动听、最易懂的算是第35章的三字经了。听吧:执大象,天下往,往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格止;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见,听不闻,用不既。

  译文:掌握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变化形象,就能认识天下万物往复运行的法则,认识了这种法则,万物的变化就不会被迷惑而受害了,天下就可以安定、和平、康泰达到大治了。人们最喜爱欢乐热闹和美味香饵之食的,可是超过格限就得适可而止的;“道”法则要是从口里言说出来就是平淡无味的,是不会喜欢看,不会喜欢听的,可是要用着“道”就不会穷尽的。

  这里老子是用三字格的诗文,赞颂抒发人类能掌握“道”这个“混成之物”(25章语)就能“安平泰”幸福无穷的理想。

  第一句说,能掌握(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四大的形状实体就能认识天下万物往复运行变化的法则(这是承25章语意),就能确保社会安定,和平共处,生活康泰,达到天下大治的幸福美景。

  第二句老子用“乐与饵”的生活是不可过格多取和“道”是用之不会完的,是作对比论证法赞颂“道”天、地、人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人遵法地,地遵法天,天遵法道,道遵法自然的法则,这就是老子研究世界观的学问。读着如此诗文真如玩乐和吃香味的快感。在这里就不用把错误的经文和译文对比评说了。

  现在再看《老子》第十章七言押韵设问排比格的诗句:

  营魄抱一能无离?(心灵与形体紧抱统一着能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婴儿?(专心志气达到柔和境界能象婴儿那样吗?)

  涤除玄鉴能无疵?(洗亮眼睛静观万物能没有瑕疵吗?)

  天门开合能为雌?(脑子里一思一想能做到象慈母那样吗?)

  爱民治国能无智?(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不恃自己的才智吗?)

  明白四达能无知?(明白道理样样通晓能不自以为知吗?)

  这六个排比句如果当成反问句,答在其中了,就成为肯定句:“要无离”,“要象婴儿”,“要无疵”,“要为雌”,“要无智”,“要无知”。但接其尾用四言诗回答的,故又可称“设问句”。

  生之畜之(是承上答句,意是不管是你产生的,或是畜养的)。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是自己产生不要占为已有,是自己所作为的不要自恃居功)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是自己当长领者也不应做主宰,这就叫做相互玄化的德行)

  上面五句四言诗是对六个设问句作出总的回答,它把前文所说的“无离、无疵、无智、无知”等一般认识上升到指导实践的高度理论(即道可道)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种“无为”的状态,而这种无为的状态才可称之谓“玄德”。什么叫玄德?说个简单的例子:父母生养子女,子女又生养子女(称孙子),父父母母,子子孙孙永无穷尽的,这便是玄化万物的德行呀!绝不能误解为“玄妙幽深的德性。”再从这章诗句的修辞格说,前面用六个七言排比格诗句来设问,问中有答,似深入又浅出,还用“婴儿比喻致柔纯洁,用“玄鉴”比喻心灵窗口眼睛,用“为雌”比喻像母亲的慈爱,能使深刻的哲理形象化。最动听的是七言诗和四言诗合着押韵,各句词语整饰,一气呵成,成为千古绝唱。孔子说:“吾今见《老子》犹龙耶!其龙合而成体……”此话岂虚言哉!“(可惜这么精妙的诗句常常是被误抄写,误传说或曲解。在汉墓出土的帛书误抄经文是:戴营魄抱一能母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母有疵乎?爱民活国能母以知乎?天门启合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母以知乎?生之育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也,是谓玄德。”此处经文误撮入第九章尾句“天之道哉”的“哉”字,以音形相近的“戴”或“载”加入“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使诗句不整饰,“专气”误写成“抟气”,“涤除”误写为“修除”,“玄鉴”误写“玄蓝”或“玄览”,“治国”误写“活国”,“无智”误写“无知”或“无为”,漏了“为而不恃”一句,还倒序了“天门开合能为雌?爱民治国能无智?”的句序,真的成为语无伦次,字句欠整饰的乱文了。还有些学者主张删去此章经文“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说是此句重见于第五十一章,凯不冤哉。其被注译错误的诗句就不用再说了)那么《老子》它又是怎么“散而成章”的呢?请看下面分述这里六个排比句的诗章的答题:

  第一句: “营魄抱一能无离?”在第22章答曰“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承上启下句)

  不自是,故能明;(不自以为是,故此才能叫做明理)

  不自见,故能彰;(不自已表现自己,故能值得表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己夸耀成绩,故才称得有功劳)

  不自矝,故能长。(不自己矝恃地位高,故才可当好长官)

  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只有自己不争,天下就没有人与你相争了)。上面如此简单的四句诗,在汉墓出土的帛书是误抄为“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力,弗自矝故能长。”如此的语句不整饰,乱了“彰、长”的诗韵,误“视”字为“是”,误“不自矜”为“弗矝”,而今人又误译文是:有自我标榜,所以才声名显扬,不自荐,所以才能自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不自以为贤能,所以才能地位崇高。”如此的译文与“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就格格不入了。

  第二句:“专气致柔能婴儿?”在第55章答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扑,鸷鸟不捉,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嘎,气之和……”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用冒号,是总起后分述句。

  “不扑、不捉、不搏”是赤子无为不争的状态,是心力致柔的表现;

  “握固和朘作”是赤子可名形状实体的精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号而不嘎”是赤子肺气运化作用的气力壮旺的表现。

  这段诗句先描写赤子“不扑、不捉、不搏”的无为与不争的状态,接着描写赤子的小手“握固”和生殖器制作完善的“朘作”,突显天赋赤子雌雄本质属性是:“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离,复归婴儿”。这种“抱一为天式”的必然性,这才是赤子含德之厚的本质之义。可惜的是帛书或通行本在这章诗句里都说不清楚赤子外在的状态,和内在的心态,这里也不摘文对比,也不多作评说了。

  第三句:“涤除玄鉴,能无疵?”在第15章答曰: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故强为之容……(略)

  第16章答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作焉,吾观其复……(略)这就是“涤除玄鉴”之意也。

  第四句:“天门开合能为雌?”在第67章答曰:

  慈故能勇……以战则正,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其意是:慈心就能产生勇气,用来战斗就是伸张正义,用来防守城池就牢固不可破,天下的人都愿意用慈心救助你们的,也是会用慈母之心来保卫你们的,这就“能为雌?”之意的了。

  第五句: “爱民治国能无智?”在第65章答曰: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德……

  其意是:古来善于修养道德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人民聪明,而是认为自己比人民愚朴……这段诗句各种版本虽无大错,只是帛多多摄入六个“也”字,误“智”为“知”字,但诸本的译文都把开头一句误译为:“古来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人民聪明,而是将要他们变得愚朴(或者质朴无知)。这就明显表错情了,因为这章是在《下篇》“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无为……”老子说的是为道者减损自己的私心,不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而译文“教人民变得愚朴”于是乎加罪老子主张“愚民政策”,这成为历史上一大奇冤了。

  第六句:“明白四达能无知?”在第71章答曰: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意是:有知识不自以为知,是上好 的;没有知识自己以为知,这就是一种毛病。那么只有把这种毛病当作害病来医治,这样就可以不病了。 圣人无有这种毛病,是因为他能常常把毛病当作害病来医治的)。这里第一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对有知识和无知识的表现进行辩证的肯定和否定,因为知识来源于实践和指导实践的属性,这是朴素的认识。

  接着“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道理论据如何防治“不病”。

  末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用圣人防治“不病”的事实作论据,使“知不知上”升华到高度的理论(法则)来指导实践的。如此论证“明白四达能无知?”就一目了然了。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老子只用24个字来回答“明白四达能无知?”这个深刻的哲理,他还使用4个“知”字,4个“不”字,7个“病”字和2个“以”字,重复出现,而且“知知”叠用一次“病病”叠用两次,有5个“病”是用在句末押韵,读着琅琅上口,真是精彩的文字和精湛的哲理相结合的典型杰作了。孔子说:“吾今见老子犹龙耶!其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此话岂虚言哉!可惜的是许多译注学者抓不住“求知与用知”辩证统一这个法则,而是见字解字,把老子精彩的诗句曲解歪说的。例如这里的“知”和“病”都没抓着名词和动词互相转化的法则,老子说:“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优美的诗句也是在此可见了。(可惜汉墓出土的帛书把此章误抄为七十三章,其错误的经文是:“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其今人错误的译注是:“知道自己不了解道,就差不多了,不知道自己不了解道,那就可忧和困乏了。因此,圣人不困忧,是因为他把不知道自己不了解道,当作困忧,因此他不困忧。”这种译文就完全背离了“求知和用知”的法则了。)其实这章书就是回答了知识的有和无是辩证统一的,即使你对天下所有的知识都明白了,也不能自以为知呀!(明白四达能无知?)就是这个意思的。因为知识,是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和检验真理的,把知识积藏起来或博取宠爱就是无用的知识了。(第八十一章的诗意)

  (如有兴趣研究,可参阅我的习作发表在《老子故里话老子》第三、四、五、九、十、十一、十二集)也欢迎来信联系交流。

  写于2007年5月17日

标签: 描写春天的诗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