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悲情,十大悲情爱国诗词!(转载)

诗句网 622 0

吾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几经磨难,尤其是近代史更是一部屈辱史。我们这些不肖子孙,连老子给的地都守不住,真是枉为祖先给我们创造的各种伟大遗产。如果子辈问我们宁古塔在哪里?库伦在哪里?巴尔喀什湖在那里?海参崴在哪里?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面对唐努乌梁海之伤,达旺之痛,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真不知如何祭祀祖先,教育后人。不过历史就是历史,没有时光机器回到过去,去改变什么,我们只能以史为鉴,知史鉴今。历史不怕回忆,但是历史害怕重复。

  回到正题,每当国难当头,军人不争气的时候,知识分子们就会拿起他们的笔,以笔作枪,与外族,与反动势力相抗争。然而笔杆子不是枪杆子,文章再华丽也无法扶大厦于将倾,不能挽狂澜于将至,只能留给后人更多的唏嘘和空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十大悲情爱国诗词,让我们看看这些身处在那个年代却又无力改变历史的人们的感叹吧。

  10、夏完淳《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文章作者便是明末著名抗清少年英雄夏完淳,夏完淳大骂洪承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便是其在狱中自知将殉难的绝笔,诗词慷慨激昂道出作者不畏断头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和对反清斗争必胜的信心。夏完淳自小能作诗词,被誉为“天才”。15岁便继承父亲遗志参加抗清斗争,后来更是上书鲁王陈述抗清。由于叛徒出卖,夏完淳不幸被俘,明朝降将洪承畴知道他在江南一带的名望,所以亲自审问希望招降,洪承畴给夏完淳作了个台阶,说夏完淳年纪小,一定是受人唆使,只要他肯归顺,便可做官。夏完淳知道台上是洪承畴,便回答道,我朝洪亨九先生,松山殉国,我年纪虽小,但是以身报国,怎么能落在他的后面。台前狱卒以为夏完淳不知道台上就是洪承畴,提醒他说,台上便是洪承畴大人。夏完淳听完大骂道,我朝洪先生以身殉国,崇祯帝亲设祭坛悼念,天下谁人不知,你们居然敢冒充忠魂,玷污先烈!几句话说得洪承畴灰头土脸,啼笑皆非,不敢再审,直接命人把夏完淳斩首,那年夏完淳才17岁,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9、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曾经被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诗的作者丘逢甲是清朝末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和琉球,并在台湾组织义军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失败,此后逃往广东,一年后即1896年5月奋笔写下了这首《春愁》,诗歌短短数字却让人读后唏嘘不已,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对满清政府的无能的愤怒,国人的哀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忘收复台湾的同时也要记住世界上没有什么冲绳,只有琉球而且它属于中国!

  8、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五代十国的南唐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皇帝他可以说是完全不称职,《新五代史》对他的评价是“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可以说是个典型的昏君,不过此人对艺术的理解则是登峰造极,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书法,图画,诗词都有佳作。这也是中国历史比较奇怪的现象,皇帝经常不是政治家而是艺术家,比如后来的宋徽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是同时也最无能的君王之一。李煜还有著名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及《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传世名篇都是其被宋朝俘虏被软禁后的词作,笔者筛选的时候也很难决断到底选哪首,不过鉴于这首《虞美人》成为他的催命符,而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最为出名,故选了这首词,单论伤感度和词作的文艺价值这首词绝对可以排进前五,不过鉴于其王朝毁于自己之手而且性质属于内战所以悲情指数不足导致排名靠后。

  7、龚自珍《乙亥杂诗之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生于乾隆末期,这是大清王朝最后的好日子,诗歌本身写在和平年代,作者不知哪里来的感悟,写出了烈士不畏身死疆场,魂漂异乡,而是即便身死也会化作春泥依然护花的伟大的爱国精神。诗歌曾被毛 引用,当年毛岸英死于朝鲜,毛岸英的妻子希望能够把毛岸英的骨灰带回国,不过毛 引用了龚自珍的这首杂诗,以自己的儿子为样板,鼓励自愿军战士奋战疆场,奋勇杀敌。这让我想起壬辰倭乱,中法战争,缅甸远征军。(壬辰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丰臣秀吉侵朝,面对日本小西行长和有“虎加藤”之称的加藤清正的先锋军,朝鲜部队便溃不成军,向中国求援,中国明朝军队在总兵李如松和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的率领下击败日军,后日本再次发动侵朝战争,并在蔚山取得局部胜利,我明朝军队死伤两万多人,在露梁海战中,中国水师副提督邓子龙更是以身殉国。最后丰臣秀吉病逝,日本退兵。整个战争中,明朝将士死伤超过3万人,耗费粮饷过百万,直接导致明末国库空虚。中法战争,清末,法国侵略越南——当然因为所谓的“光荣锁国”,越南作为我们的附属国,清军出击并取得谅山大捷。中国远征军,二战中我国民军队派出远征军在缅甸,印度一带抗击日军,虽然最终缅甸失陷但是中国军人10万中他乡埋骨6万人,200师师长戴安澜更是身死殉国。)我们现在再看看这几个国家在干吗?一个整天叫嚷着长白山是他们的,一个占着我们南沙若干岛礁说老山,法卡山是他们的,一个跟中国划界居然有脸把江心坡划过去。我真的要问一句,我们这些他乡埋骨烈士的牺牲值得吗?

  6、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人称诗圣,是唯一一位可以与李白并驾齐驱的诗人。杜甫的诗在安史之乱后转变很大,大唐盛世不在,曾经的国泰民安,太平盛世都随着安史之乱而烟消云散,生活穷困潦倒的杜甫面对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想到曾经的富足生活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诗歌用没有感情的花和鸟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可谓独树一帜。然而杜甫的诗再好也写不回大唐盛世,作者也只能图叹花溅泪,空恨鸟惊心。

  5、光绪帝 《 》

  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巨寇挫我军。

  后来天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

  诗叫什么名字本人才疏学浅不知道,当时北洋海军黄海海战失利,致远管带邓世昌殉国,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此外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光绪帝亲自为邓世昌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且写下了这首诗。光绪帝属于清朝末期朝廷中少有的“明白人”,也算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君主,可是时不予我,在慈禧——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无知,也是最狠毒的女人的干涉下,中国近代崛起的最后一丝希望在这个老泼妇向世界宣战的同时化为泡影。可见就算皇帝再英明,没有理想的客观环境,皇帝的远大抱负也难以实现,而有些狗屎运的皇帝整日声色犬马也可以享受太平盛世,最佳的对比就是崇祯帝——勤政爱民的亡国之君,乾隆帝——好大喜功的盛世之君。

  4、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理想便是收复失地,光复河山,然而由于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主和派当权,陆游毕生理想在其身死前也无法实现,满腔悲愤的陆游只有无奈的将理想寄希望于后人,然而后人更不争气,最终被蒙元所统一,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诞生了。不过以那个年代的人观点来看则是,九州虽又同,王师非吾师。另外其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也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空有报国之心,苦无报国之门。

  3、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诗人并不出名,可是这首诗句却非常出名,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也引用过。诗人是清末著名外交家黄遵宪,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再次割地,悲愤无比的黄遵宪写下这首传世名篇,面对对黄金般的国土,腐败的政府一味的割让,作者空有忧天之泪却无力回天,但是他相信中华民族拥有精卫填海般的恒心一定会有收复国土的那天。

  2、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政府的末日终于来临,面对蒙古铁骑秋风扫落叶的攻势,南宋政府轰然垮台,陆秀夫与幼帝投海殉国,文天祥在岭南抗战。被俘后,文天祥誓死不屈先后写下了《过零丁洋》和《正气歌》。尤其是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为千古绝唱,而文天祥这种誓死不屈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不屈抗争的真实写照。当然也有像柏杨先生为首的人认为文某不过是一个平日里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日子的典型封建官吏,这种人无事时整日坐拥佳人,有事时殉国就成为英雄了?所以这种人根本不配英雄的称号。关于文天祥的争议他还提出很多详见《中国人史纲》柏杨著(这本书比较偏激)。

  1、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诗歌本身慷慨激昂并不悲情,而武穆王的经历太过悲情,所以入选第一位。当然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这首诗是后人伪作,不过有最新的历史证据证明这首诗的确是武穆王所著。岳飞这个人就不用多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现代一些专家,教授提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的说法,因为满族也是中华民族。)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被奸臣秦桧陷害致死。当年我游历岳飞墓的时候看见四个跪地铁像,其中便有秦桧和他的夫人,旁边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然这幅对联是叫大家不要向秦桧跪像吐痰的,但是“佞臣”两个字就和秦桧算是结缘了。当时导游就讲道,秦桧其实是宋高宗的替罪羊,岳飞身为朝廷最为倚重的将军,如果没有皇帝的授意怎么可能杀死岳飞呢?秦桧无非是一个台前的行刑者,幕后真正的后台就是宋高宗。高宗要杀岳飞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岳飞总是喊着要迎徽钦二帝回朝,这两位爷要是回来了,高宗往哪摆?要知道徽钦二位才是正统皇帝,高宗只是南逃后另立中央的“伪政府”。就算徽钦两位现在说什么本计较皇位等等,谁相信啊?明朝的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就是最好的证明。(明朝也发生过类似靖康的皇帝被俘虏的事件,明英宗听信太监谗言亲征蒙古,在土木堡大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明景帝继位,在于谦守卫北京成功后,英宗向景帝表示希望回朝并发誓自愿放弃皇帝位。景帝相信迎回英宗,后景帝病重之际,石享,太监曹吉祥拥立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由此可见最高权力的诱惑性,什么誓言啊都是空头支票。)所以岳飞整天这么闹腾,高宗对他态度发生变化也是很自然的事。可惜岳飞的满腔爱国热情和军事胜利毁于自己的政治短见。

民族悲情,十大悲情爱国诗词!(转载)-第1张图片-诗句网

标签: 爱国诗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