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辛弃疾爱国词的艺术特色(转载)

诗句网 476 0

  内容提要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驰骋百家,扫空万古,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两宋词的最高峰。其爱国词更以阔大的意境,活脱的典故,巧妙的比兴,新奇的意象群,灵动传神的语言技巧独树一帜,令人称绝。

  关键词 爱国词 艺术特色

  辛弃疾是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稼轩负高世之才,不可羁勒,能于唐宋诸大家外,别树一帜(冯煦《蒿庵论词》)。”辛词现存600多首,绝大部分属爱国题材。辛弃疾发展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辛词常通过丰富奇崛的形象、奇特变化的想象、变幻莫测的章法、自然贴切的用典、广博生动的语言,或倾诉深沉的故园之思、壮志难酬的报国之志,或表达遭受打击的抑郁孤愤、对朝廷偏安的无可奈何,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笔者今就辛弃疾爱国词的艺术特色略作剖析,以求教大方。

  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

  辛氏出生于北方沦陷区,21岁(公元1161年)即聚众加入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献身复国大业;南归后不得朝廷重用,屡官屡罢。其将才相略无处施展,北伐宏图蹉跎成空,因而只能把一腔报国无门的抑郁和忠愤尽托于词。无论高楼远眺,把酒饯别还是移官归隐、谈经论史,辛弃疾总能运其生花妙笔营造出浑厚苍莽、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传达其作为战士和民族英雄的沉思与浩叹。

  辛弃疾作为“弓刀游侠”(《谭评词辨》评辛词[念奴娇]“野塘花落”语),其爱国词常写雄奇壮阔的景象。他的词里,有塞外沙场的“点兵点将”(《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也有“楚天千里清秋”的慷慨悲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有“塞北江南”、“万里江山”的故园之思(《清平乐》“绕床饥鼠”),更有“平戎万里”、“整顿乾坤”的报国之志(《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酣畅的笔墨,飞舞的气势,不羁的情怀,构成了辛词雄放、沉郁和悲壮的风格特征。具体说来,辛词阔大意境的创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时空的跨越与跳跃。说辛词的意境“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也并非溢美之词。辛词《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中有“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六句。前三句用典,追叙刘邦知人善用,拜韩信为大将,东进三秦,击败项羽所立三王(即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平定关中事;后三句从怀古转向现实,慨叹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却甘心据守半壁江山的懦弱和无能,以古比今,深沉含蓄。这是时间的跳跃。《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有“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作者在愤怒控诉金兵侵略罪行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沦陷敌手的北方领土和抗战军民的深切怀念。由眼前的“郁孤台”联想到西北的“长安”,这是空间的跨越。另外,《满江红》“蜀道登天”中的“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清平乐》“绕床饥鼠”中的“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更是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时空交错的千古名句。

  其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爱国词中的许多名作,就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表现自己复杂的爱国情思。最能体现辛弃疾这一创作特色的要数《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首句“醉里挑灯看剑“是写实,述写自己复国大志不得伸展,胸中块垒,唯有以酒浇之。”“梦回”以下写虚,是梦境,更是理想的集中展现。“梦回”后四句,写塞外军旅生活和阅兵场面:英雄酣然入梦,醒来时雄壮的军号声连绵不绝;部队官兵同甘共苦,共食“八百里炙”。军乐队奏响豪迈战歌鼓舞士气;秋高马肥,正是检阅军队,用兵杀敌的最佳时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着力刻画英雄飞驰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豪迈,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是说统一大业得以完成,理想得以实现,字里行间洋溢着大功告成的喜悦,使词的感情沸升到最高点。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回到现实,使感情从顶点一下跌落,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苦闷与悲愤。整首词基调豪迈高昂,意境大气磅礴,无愧“壮词”美誉。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也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营造阔大的意境来表达爱国情思。词的上阕回忆词人青年时追杀叛徒,抗金杀敌的壮阔场景;下阕转入写自己当前的处境,“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词人被弃置不用的悲苦,英雄末路的感慨一言难尽。最后两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更将全词的感情推向高潮。“平戎策”,即《美芹十论》和《九议》等陈述抗金的意见书,是作者抗金复国理想的象征,但现实却极具讽刺,人老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万字平戎策”,只换得东家的农艺书。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寄托了词人遥深的感慨。

  二、用典贴切,沉郁苍凉。

  所谓“用典”,即指“诗文中引用的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语),以古比今,借古讽今。辛弃疾凭借其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其用典多而不滥,实而不滞,且能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永遇乐》“千古江山”是用典成名的典范作品: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怀古咏史,善用典故,是本词的最大特点。上片即景生情,,由登高所见联想到古代两位著名的英雄人物。“千古江山”六句,追忆三国吴帝孙权及其雄才大略,感喟山河长存,人世沧桑;“斜阳草树”六句,缅怀东晋刘裕,盛赞其北伐雄姿,杀敌神威。作者借用典故,悼古伤今,感喟当前无人能够力挽狂澜,抵御外侮,同时也暗示出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下片换头“元嘉草草”三句,用宋文帝刘义隆失败的故事,告诫当朝权相韩侂胄:没有充分准备不可轻率北伐。此三句典中套典,用不汉代霍去病绝大漠,败匈奴,“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旧典和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草率北伐,终于遭致惨败的新典,文辞沉郁精警。“可堪回首”三句,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典故,意在忧虑中原遗民百姓民族意识的淡漠。词的最后“凭谁问”三句,借廉颇的典故自况,概括了词人一生的坎坷遭遇,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请缨雄心犹在,而朝廷是否了解词人的一片忠心,却难预料。全词以典故始,以典故作结,中间以典故绾结,典中套典,古典新用,死典活用,全无牵强痕迹,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此外,辛弃疾爱国词中一些篇章“以文为词”的表现手法也不容忽视,如《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首词因巧妙融化古人语言入词而成名。上片写景抒情,写滚滚流水,套用杜甫《登高》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感叹历史、人事的兴衰。下片巧用曹操的两句话,很自然形成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毫无斧凿痕迹。(《三国志》曾载曹操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又载曹操赞孙权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若豚犬耳。”)全词“以文为词”,巧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极富神韵。

  辛弃疾的爱国词,像这类活用典故,“以文为词”的篇章还有《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等。其中《念奴娇》“我来吊古”中“宝镜难寻”句用典令人称绝。隋朝王度《古镜记》谓“宝镜”为“照妖镜”,辛弃疾却在词中把它当作实现理想的象征,“化腐朽为神奇”,使词意境含蓄蕴藉,优美动人。刘熙载《艺概》中说:“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理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是很有道理的。

  三、善用比兴,寓情于景。

  比兴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即譬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即寄托,“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两字合用,常指“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传达情感、观念”。辛弃疾从北方“归正”的经历和他“主战”、“复国”的政治立场,使他在朝廷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因此,他的许多爱国词不得不用隐晦曲折的比兴手法来表达其对朝廷偏安政策的反感和渴望恢复河山的理想。最有代表性的是词人写于淳熙六年(1179年)的饯别词《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们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通篇使用比兴手法。上片极写暮春时节春意阑珊的哀怨之情,表面看是写时令,实际是自己处境和心境的写照,更是宋王室南渡后衰微国势的象征。结合这首词当时创作的政治背景,“惜春常怕花开早”二句,正是对南宋统治集团草率用兵,毁坏大好恢复局面的曲折反映。(按:宋孝宗即位生曾一度对金采取攻势,只因任用了徒具虚名的张浚,轻敌冒进,结果符离战败,失去大好时机。)下片宕开一笔,将宫怨题材推陈出新,通过叙写争宠的古事暗示现实,喻指宋朝廷权奸嫉贤妒能,借古讽今,融自身遭遇,国势日颓于一体,含蓄深刻。

  词人继承了屈原《离骚》以“香草美人”为喻的传统技巧,塑造了一个屡遭迫害打击的宫女形象,这一形象其实是作者“坚持理想,追求进步,而又孤立无援的化身”,在当时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这首词也因此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近人梁启超说它“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很中肯的。

  再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首词也成功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赣江流水起兴,联想到几十年前金兵入侵江西,人民被屠杀蹂躏的惨状,特别是以鹧鸪“但南不北”(鹧鸪鸣叫的谐音)自比,借以抒发自己决不北去向金人屈膝的坚定信念,匠心独运。

  另外,《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一词用“剩水残山”暗喻南宋偏安一隅,置祖国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于不顾的景况;《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一词以“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委婉折射词人所处的阴暗凄凉的社会环境等等,都是比兴手法的成功范例。

  四、巧设意象群,化旧为新。

  辛弃疾作为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作者首先是抗金英雄,爱国战士。他的豪放,不同于纯文人式的旷达和睿智,而更多的表现为决心恢复国土的使命感和壮志难酬,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因此,辛词在意象群的选择上,体现了其自身的特点。

  辛弃疾爱国词的意象群无不渗透着词人满腔的忧国伤时,孤愤难舒的情感。其中,被前人用俗用滥的“白发”,一旦到了辛弃疾的手上,新意顿生。如象“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白发写愁,本近俗滥,但稼轩用一“栽”字,化旧为为新,拟人化手法引人无限联想:这首词作于作者42岁(1182年),正当壮年,满头华发,无非因忧国忧民而生,“白发”何尝有种?此一层;国事日颓,山河破碎,醉中尚可忘却,醒时“愁更愁”,此又一层;白发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栽”出来的,可见“愁”乃是外物强加于我,此第三层。由此观之,词人深沉的忧愤也就不难揣度了。

  像这类传神的句子还有:

  “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满江红》“过眼溪山”)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绕床饥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太常引》“一轮秋影金波”)

  这一类词句,通过“白发”这一核心意象,或直抒胸意,斥责南宋统治者扼杀抗金人材的罪行,或揭示理想与现时的矛盾,慨叹人生的坎坷际遇,或以夸张为能事,抒写虚度年华,壮志难酬的苦闷,或借助奇特浪漫的想象,折射宏图蹉跎的抑郁悲愤,感情悲怆,色彩凝重,气氛沉郁,有力地表现了辛弃疾深沉而悲壮的情思。

  酒,是辛弃疾爱国词意象群中的高频率出现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木兰花慢》);“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贺新郎》);“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西江月》……充分表现出词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和对现实的不满,对朝廷的轻蔑。

  此外,剑与泪,风和雨,战马,旌旗,斜阳,江水等等,都是颇能代表辛词“苍凉沉郁”风格的意象。如象: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这类具有超凡气慨的意象群,共同界说了词人的现实主义品格:含蓄深沉,外冷内热,沉郁顿挫,悲壮苍凉。

  总之,辛弃疾爱国词因其内容上的深沉雄浑和艺术上“才人伎俩,真不可测”(清·沈谦《填词杂说》)的推陈出新,取得了杰出成就。这也正是辛词之所以流传千古的原因。

  参考书目:

  1、万光治、徐怀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2、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标签: 爱国诗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