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三百首》漫谈

诗句网 323 0

《清诗三百首》漫谈

  每当无聊等待,便取出公文包里的微型书《清诗三百首》,悠然细读。微型书长约三厘米,宽约两厘米,高约一厘米,并无注释,更显古意盎然。

  不读则已,一读即觉珠玉纷呈,满纸生辉。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泱泱大国,沦于异族铁蹄之下。于是乎,诗者忧国忧民,悲天悯人,辞真意切。这种着重现实、关注民生的主题与风格,堪称清诗的“主旋律”,散发浩然正气:

  周公谨砚(四首选二) 黄宗羲

  弁阳片石出塘栖,余墨犹然积水湄。

  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

  南宋与明朝的灭亡,都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屈辱。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然而人们还要重蹈覆辙。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

  砚中斑驳逸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将墨水比作泪水,既是诗歌形象思维的运用,又是“主观心境影响客观环境”的体现。

  清明前一日 李渔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马为鞭。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此诗一气呵成,思维严谨,同时联想丰富。寒食的风俗,乱世的景象,以典故、情感、想象、逻辑为纽带,完美交融。对比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诗可谓各有千秋。

  那么,为何清诗的声誉,远远不如唐诗?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个时代,自有代表自己时代的文化载体,这无可厚非。只是唐诗盛名之下,掩盖了清诗的众多佳作,未免可惜。

  2007.7.17.

标签: 宋词三百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