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人进行古诗词写作,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诗句网 321 0

  我写古诗词缘起当初极其看不惯语文老师有事没事就拿他写的东西在我们我们眼前显摆。毫不客气地说,我中学语文老师那些诗词是非常标准的“老干体”,让我看来很不爽,以至于让我有了编顺口溜同他PK的冲动和勇气。顺口溜说多了,语句在不经意间变得有了一定的章法,或五言、或七言,有了打油诗的味道。掌握了打油诗的技巧,我更有资本跟老师争高下了。就这样,慢慢地我感觉七言或五言的句子中间存在高低起伏的节奏感,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平仄——律。最开始是古诗独有的形、音、律吸引了我,然后入的坑。其它话无需多说,直接上。

  一、律调

  我粗浅地认为,律就是诗词的调子,是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平仄即音的高低。部分古代汉语原本的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转化;完全可按照普通话中一二、三四声区别平仄。这是我查看了一些研究古汉字发声的文献和视频得出的结论。另,在个方言中,字的声调差别相当大,有的只有两个调,有的有八九个调,甚至更多。但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一切声调当以此为准。如果按照古声调入律,恐怕意义不大,反而失了节奏感。试问今天谁还能熟练地用古汉语朗读。

  二、音韵

  我粗浅地认为,同韵即是发音相近。多数古字原音在普通话中读音已变,普通话的发音并不影响我们阅读古诗词(即便是古人写的诗词)时的口感。我怀疑如今能有几个人区别 得了“东”“冬”韵,恐怕仅仅知道古人把它们分属不同的韵罢了。关于韵,我持部分保留意见,因为我们那儿的人天生就区分不了“L”和“N”,实属“五音不全”。

  三、字句

  我粗浅地认为,古诗词用字、造句当作如下改变:集合文言文的精炼、古雅,现代白话的简洁、明快,相互取长补短,使诗句不再晦涩古板,又避免句子粗俗、口水话,为旧体诗注入新活力。尽管真正做到难度极大,但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很多人写古诗词,基本就是挪用、堆砌古人的词和句,比如“桃红柳绿”“断肠”“乱纷纷”等等,要么用烂了,要么烂用。真的把旧体诗写旧了,毫无新意可不好。字句的问题我也很苦闷,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很难。

  四、文体

  我粗浅地认为,古诗词写作对于现代人的意味集中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展示文采,二是表达自我。把自己当作古人,用古人惯用的词藻、章法和意象进行写作,突出个人文笔,即是文采的展现;借助古诗词的形式、结构、音律等美学特征,再提炼出现代生活中独具诗情画意的意象与之结合,以此表达思想感情,这就是表现自我。本人偏向后者。

  当然我也注意到,现代意象的选取当集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集合汉字、词构造特点,做到典雅、唯美、通达;忌讳随意用古人的意象代替现代物;忌讳将毫无美感的实物强行加入句子中。其实古人对意象的选取也是珍挑细选的,并非以年代作为标准。

  五、追求

  我粗浅地认为,古诗词写作要符合自身追求,不是什么都可以写的。以《红楼梦》诗词为例,小说中的人物所写的诗词未必都很好,但它们完全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命运。再反观《西游》、《水浒》、《三国》里面的诗词,那就是为了写而写,味同嚼蜡。所以,文章当量身打造,见诗词当如见人(文如其人),表真性情。

  如白居易,他的生活志趣在于歌姬宴舞,因而他的创作题材多于歌伎、宴会、调情说爱有关,而像《卖炭翁》之类的作品就不太符合他的风格,偶尔为之尚可,强行去写必然毁一生。

  再看老杜。杜甫因一生潦倒,对平民生活有着深刻体验,同时又怀着一颗报效朝廷的心,所以他的诗忧国忧民,揭露人间疾苦,这些是旁人学不来的。

  人生体验、经历、追求、情趣及环境决定了诗词创作的基本格调。我反对一味模仿古人做文章,失了现代人的真实性,也丢了个性,显得老气、没活力。

  就说这么多,有不同的看法可交流,有问题往指正!勿喷!

标签: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